25岁男子穿越“鳌太线”失联,被短视频博主意外找到遗体,这事你怎么看?
近期,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兴华律师接受北京电视台邀请,做客《法治中国60分》直播栏目,直击法治热点,以案释法。王兴华律师在节目中对各类社会热点问题或新闻事件深入解读,并做出法律层面的专业评论和建议。
《法治中国60分》着重从开掘典型案件背后的社会意义以及与新媒体进一步深度融合等各个层面进行大胆创新。栏目聘请国内知名新闻评论员和法律专业人士为《法治中国60分》的特约评论员,树立了栏目的权威性,从简单的播报案件,到挖掘案件背后更深层面的社会问题,凸显了栏目的社会责任感。
案情回顾
近日,某短视频博主孟先生发布视频称,自己在穿越陕西鳌太线时,在一顶帐篷中发现了一具遗体,随即下山报警。
据博主孟先生介绍,当时他骑单车从“鳌太线”塘口位置出发,在离开鳌太大梁下撤4公里时,发现了一个的帐篷。
让人意外的是帐篷里面竟然是一具遗体。同时,孟先生发现此处没有手机信号。为了将发现的情况反馈给当地警方,孟先生立即选择下山,在下山途中不仅误入了蝙蝠山洞,甚至还遇到了黑熊和野猪。直到行驶了4个小时后,孟先生才抵达有手机信号的地方。
据悉,“鳌太线”是纵贯秦岭两个主峰鳌山与太白山拔仙台之间的一条主脉线路,直线距离40余公里,实际距离超过170公里。因其海拔高、攀登难度大,气候变化无常,气候环境恶劣,昼夜温差较大,无人区较长,该路线也被称为中国五大最艰难的徒步线路之一。早在2018年4月份,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省森林公安局第二分局,就发布禁止“鳌太穿越”的相关公告。
据孟先生猜测,从发现的帐篷、背包、帽子、外套等物品来判断,这具遗体很有可能是7月份在鳌太线失联的河南驴友马某。
同时,记者发现,在早前马某家属发布的寻人启事上显示:若找到马某本人或其尸体,将会得到十万元的酬谢金。对此,孟先生表示,他已经拒绝了这笔酬谢金。
随后,记者联系到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黄柏塬派出所询问具体情况,工作人员回复称,已有相关部门上山把遗体运了下来。确认属于非正常死亡,但已排除刑事案件的可能,目前案件已经办结。
主持人:
展开全文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鳌太线”第一次引发关注。近年来,因穿越“鳌太线”失联、遇难的人数不在少数。其实早在2018年,当地就已经发布公告:禁止一切单位或个人随意进入开展非法穿越活动。今天做客我们演播室的是特约评论员王兴华,您好。既然当地已经出台了禁令,请问如果驴友依然一意孤行的话,会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呢?
律师点评:
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兴华表示:
根据《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未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进行非法穿越的单位或个人,将面临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如果驴友在非法穿越过程中遇险并请求救援,还需要承担由此产生的救援费用,这是因为公共资源有限,且非法穿越行为本身具有高风险性,驴友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驴友的行为被认定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损害,他们也需要承担相应的生态损害赔偿责任。所以,广大驴友在出行前务必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当地管理规定,遵守规定、珍爱生命、保护生态。
主持人:
其实自从极限运动传到我国,就争议颇多。喜好者认为,这是挑战自我、追求刺激、渴望征服。反对者则认为这是不顾家人的感受,有点太自私,请问评论员,对此你怎么看呢?
律师点评:
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兴华表示:
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梦想和兴趣的权利,只要是在合法、安全的前提下,都是可行的。极限运动虽然风险较高,但对于一些人来说,它是实现自我价值、追求生活意义的重要方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忽视极限运动带来的安全风险,我们应该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极限运动在合法、安全的范围内进行;在追求个人梦想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到家庭的责任和感受,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在两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