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民国华(北京)控股有限公司: 外币基金数量和规模呈紧缩态势
中民国华(北京)控股有限公司: 外币基金数量和规模仍呈紧缩态势
外币基金数量和规模仍呈紧缩态势,外币基金管理机构加速本土化进程
2023年我国股权投资市场的人民币基金募资依旧稳定,数量与2022年基本持平。据统计,共6,903只人民币基金完成新一轮募集,同比下滑0.6%;募资规模17,156.0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1%。而在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影响下,我国外币基金的募资保持紧缩趋势,2023年我国共有77只外币基金完成新一轮募集,数量同比下降32.5%;募资规模约为1,088.70亿元人民币,同比降幅达到56.4%。
近年来,美国主体出资中国初创企业与科技公司的行为受到美国监管层面持续关注,对外币基金在华展业产生了深刻影响。2023年7月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对纪源资本、金沙江创投、华登国际、高通创投等风投机构发起了涉华高技术投资调查。同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关于解决美国在特定国家对某些国家安全技术和产品的投资问题的行政命令》并就规则预案征求公众意见,拟禁止/限制美国主体在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对华投资。
监管信号致使传统美元LP的出资意愿持续下滑,投资机构纷纷采取应对措施。2023年多家投资机构赴中东、新加坡等地,探索其他境外资金来源,如2023年10月康桥资本CBC中国生物医药基础设施基金完成二次关账,引入了阿联酋主权财富基金Mubadala。与此同时,外币基金管理机构的本土化进程也在逐步提速。2023年红杉中国、蓝驰创投、纪源资本等双币基金官宣品牌更新,以独立品牌在华开展业务;传统外资机构开始募集人民币基金,双币基金管理机构也纷纷完成了人民币旗舰基金的新一轮募集。
评论